與傳統療法相比,免疫檢查點抑制劑(ICI)治療,如靶向PD-L1、PD1和CTLA4的治療,在生存期方面顯示出顯著獲益。在頭頸部鱗狀細胞癌(HNSCC)中,抗PD1治療已被證明是復發/轉移患者的一種有前景的治療方法。然而,一個主要的局限性是患者對ICI治療的緩解率較低。包括免疫微環境(TME)在內的多種因素可影響ICI有效性,很少有生物標志物能很好地預測患者預后。識別與治療獲益相關的潛在預后標志物可以允許HNSCC患者免疫治療的個體化。不幸的是,HNSCC的TME知之甚少,迫切需要有效的預后和治療指標。
近期,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射腫瘤科孫穎教授通過HNSCC轉錄組數據中的所有免疫相關基因,通過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(WGCNA)篩選與患者預后相關的免疫相關樞紐基因,構建免疫相關基因預后指數(IRGPI),描述了IRGPI的分子和免疫特征,檢測了其在免疫治療患者中的預后能力,并將其與其他生物標志物、腫瘤免疫功能障礙和排除(TIDE)和腫瘤炎癥標記(TIS)進行了比較,發現對于接受傳統治療和免疫治療的患者,IRGPI是一個很有前景的預后生物標志物。相關研究以“An immune-related gene prognostic index for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”為題發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志上。
技術路線:
結果:
1、不同IRGPI組的生存結果
作者將差異表達基因與從ImmPort和InnateDB獲得的免疫相關基因列表相交,獲得了1131個差異表達的免疫相關基因,對這些基因進行WGCNA分析和K-M分析確定22個免疫相關樞紐基因的表達與HNSCC患者總生存期(OS)密切相關。為確定獨立的預后基因,對22個免疫相關樞紐基因進行OS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,發現只有3個基因(SFRP4、CPXM1和COL5A1)顯著影響HNSCC患者的OS(圖A,B)。單因素Cox回歸分析顯示,年齡、IRGPI、HPV狀態及分期與HNSCC的預后顯著相關。多因素Cox回歸分析證實,校正其他臨床病理因素后,IRGPI是獨立的預后因素(圖C)。以中位IRGPI為臨界值,IRGPI高值患者的OS優于IRGPI低值患者(圖D)。然后,使用GSE65858(n = 270)HNSCC數據集驗證IRGPI的作用,發現IRGPI高亞組患者的預后顯著優于IRGPI低亞組,與TCGA數據集的結果一致(圖E)。
2、不同IRGPI亞群的分子特征
GSEA分析發現IRGPI高樣本基因集富集在DNA修復和免疫反應相關通路中(圖A),而IRGPI低樣本基因集富集在癌癥和腫瘤轉移相關通路中(圖B)。接著,作者分析了基因突變,發現IRGPI高亞組的突變計數顯著高于IRGPI低亞組,突變類型以錯義變異最常見,其次為無義和移碼缺失,且IRGPI亞組中突變率最高的前10個基因中,TP53、TTN、CDKN2A、CSMD3、FRG1B、MUC16、NOTCH1、FAT1突變率均高于15%。SYNE1和NSD1基因的突變多見于IRGPI高亞組,而PIK3CA和LRP1B基因的突變多見于IRGPI低亞組(圖C)。
3、不同IRGPI亞群的免疫特性
作者采用Wilcoxon檢驗比較不同IRGPI亞組免疫細胞的分布,發現CD8 T細胞、初始CD4 T細胞、活化記憶CD4 T細胞、靜息NK細胞和M1巨噬細胞在IRGPI高亞組中更豐富,而初始B細胞、靜息記憶CD4 T細胞和M2巨噬細胞在IRGPI低亞組中更豐富;隨后,應用某些基因標記來定義不同IRGPI亞組之間的免疫和分子功能,發現IRGPI高亞組的CD8 T細胞、MHC Ⅰ類、損傷修復較多,而IRGPI低亞組的免疫抑制細胞和信號及腫瘤和轉移相關信號較多(圖A,B)。
4、IRGPI組與其他免疫和分子亞型的關系
作者根據腫瘤和基質隔室描述了HNSCC的免疫景觀,總結了三種免疫亞型:非免疫亞型、免疫耗竭亞型和免疫活性亞型,發現兩組之間非免疫樣本的比例幾乎均勻分布,但IRGPI高亞組的免疫活性樣本多于IRGPI低亞組,免疫耗竭樣本少于IRGPI低亞組(圖A)。接著,據SCC免疫亞型對203份免疫樣本進行進一步分類,IRGPI低亞組IS1和IS5亞型較多,而IRGPI高亞組IS4亞型較多(圖B)。作者重點研究了IRGPI組中分子亞型的分布,IRGPI低亞組包括16%的非典型樣本、22%的基底樣本、19%的經典樣本和43%的間充質亞型樣本,而IRGPI高亞組包括36%的非典型樣本、37%的基底樣本、15%的經典樣本和13%的間充質樣本(圖C),經典亞型在兩組間幾乎均勻分布,但IRGPI高亞組非典型和基底樣本多于IRGPI低亞組,間充質樣本少于IRGPI低亞組。
5、ICI治療不同IRGPI亞組的療效
作者使用TIDE評估免疫治療在不同IRGPI亞組中的潛在臨床療效,發現較高的TIDE預測評分代表較高的免疫逃避可能性,這表明患者不太可能從ICI治療中獲益,IRGPI高亞組的TIDE評分低于IRGPI低亞組,這意味著IRGPI高患者比IRGPI低患者能更多地從ICI治療中獲益(圖A)。此外,較高的TIDE預測評分與較差的結局相關。因此,TIDE評分低的IRGPI高亞組可能比TIDE評分高的IRGPI低組具有更好的預后。同時發現IRGPI高亞組具有較高的微衛星不穩定性評分,而IRGPI低亞組具有較高的T細胞排除評分,但兩個亞組之間的T細胞功能障礙沒有差異。接著,作者評估了IRGPI在兩個接受抗PD-L1治療的UC隊列中的預后價值,發現IRGPI高的患者比IRGPI低的患者具有更好的OS(圖B,C)。隨后,作者發現兩個UC隊列的TIDE性能不一致,12個月和18個月隨訪時TIS的AUC更好,18個月和24個月隨訪時IRGPI的AUC更好(圖D,E)。因此,我們認為IRGPI的預測價值與TIS和TIDE對兩個隊列OS的預測價值相當。
結論:
IRGPI高表達患者的總生存期OS優于IRGPI低表達患者,是區分HNSCC預后、分子和免疫特征以及ICI治療免疫獲益的一種有前景的生物標志物。
參考文獻:
Yue Chen, Zhi-Yong Li, Guan-Qun Zhou, et al. An immune-related gene prognostic index for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.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. 2020.